一半的哲學
大家或許都聽過「半杯水」的比喻:究竟杯中只有一半水?還是幸好還有一半水?樂觀和悲觀的人看著,會有不同看法。前幾天與舊同事K和E食飯,談到一個common friend在拍拖半年後便散了,因其纏身的女友不滿他經常出差,聚下離多下於是分手。E話:「算啦!起碼有半年開心日子。」無端話題燒到我身上,他們問我的感情生活如何,我唯有話:「人地起碼都有半年開心日子,我過去半年連開心日子都無!」跟住到K出聲:「你應該咁諗,雖然你無半年既開心日子,但亦都無唔開心既日子呀!」咁講,某程度上都唔錯得晒……話題之後轉到纏身的問題,我們3個都異口同聲說,好怕另一半太過纏身,總要留空間給自己。但我心諗,反而會太過纏身的可能是我自己。老實說,我不算好纏身,但卻有頗強的佔有慾,總希望知道對方的消息。迫得太緊,或者會引來反效果。
XY
社會學者都喜歡用一些稱呼或稱號,籠統地歸納同一批人,最近我認識的是「X世代」和「Y世代」。根據簡單的定義,「X世代」和「Y世代」是以30歲為分水嶺。「X世代」比較有責任感,對工作有熱誠,同時也重視家庭生活。「Y世代」則自我為樂,工作是要儲錢儲假去旅行,滿足感大過一切。如此,我是屬「X世代」,起碼年紀上符合了要求。我的同事W肯定「Y世代」,入職大約1年,但在過去半年就已經放了3次大假,都是去旅行,雖然去的都是泰國和台灣等地,但千幾元相信也是最低消費吧?上星期端午節W本應on duty,都要專登跟人調假,為的就是在那3天的空檔過澳門……死未!我有天忍不住問:「你唔使還grant/loan咩?」W一句拋過來說:「我唔使玩架喎!我都無借過。」難怪,就算不是含金鎖匙出世,看來都是銀鎖匙。我不是羨慕人,只是覺得如W那類80年代末出世的一代,總好似一切無憂,生活無風無浪,對他們來說未必一定是好事。
夜遊杜拜
舊同事J前排轉工放假,透露與家人去杜拜。嘩,即時令到在場人士投以羨慕之聲,杜拜這些城市始終都不是一個熱門旅遊熱點,加上洗費昂貴,相信短期內都無乜機會去那邊玩。聽到去杜拜,當然忍不住要玩個爛gag,叫J一定要聽番首李籠怡的代表作《夜遊杜拜》,結果當然是噓聲一片。前晚沖完涼準備上床休息之際,收音機真的播出《夜遊杜拜》,真邪!再聽這首歌,起初感覺一般,但去到中間副歌個段,個心突然覺得「戚戚痛」,我都解釋唔到點解……你也許聽過 離別你我很傷心你卻不知道 逃出生天有多興奮我試過獨個凌晨 看過了異國邊界 怎麼不算狠我已經知道 離別你動魄驚心卻更加嚮往 流浪中東那種吸引我試過伴我同行 叫某個途人稱讚 這女孩極勇敢 *當我一個夜遊杜拜 如何過風沙中想起你 哀傷多麼赤裸獨來獨往 如何過節目不必太多 多少都知道依賴你是我的錯* 我再不可以 陪著你去逛花市也至少可以 憑自己闖遍這都市這裡有極冷長夜 卻也有炎炎中午我再難讓你知Repeat* 連中東都去過 就當分手要慶賀 還未相識的好對象太多Repeat * *《夜遊杜拜》-- 李籠怡
雜記
基於家中電腦又壞,近期很少上網,除了在公司「蛇王」外。因此,沒有update blog,也未有「享受」到facebook的樂趣。生活繼續平淡,無驚喜,想去睇戲,睇Indiana Jones,又想睇Sex and the City,但最終都無動身,好懶,近排都是無甚精神。這幾日生痱滋,嚴重到連吞口水都痛,因此索性乖乖收口,一來可減少痛楚,二來避免講錯說話得罪人。工作上,對老細們的不滿越來越大,做事不分輕重緩急、缺乏清晰指示、對同事抱猜疑態度等等,在我眼中全部都是「睇唔過眼」。但最奈何的是他們採取「死蛇」策略應對,你跟他講,他好似好sincere般聽你講;但到後來,還不是一樣無改善。舊同事G及B今個月內都會離開香港,G去駐北京,B去駐上海。「串燒三兄弟」暫時解散,留下我這個大哥在港發霉。